5.8%!贵池经济“半年报”怎么看?

经济发展总是在攻坚克难中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火热7月,万物繁盛,池州市贵池区经济也如稻穗灌浆、玉米拔节,积蓄力量,向上生长。
从该区统计局获悉,上半年,贵池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2.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
5.8%,这样的增速怎么看?贵池经济“半年报”有哪些显著特点?
贵池区统计局对此判断是“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经济运行总体延续平稳发展态势。”
仔细研读一项项数据,我们能深切感知贵池经济运行“稳”的底色、“新”的动能,以及“进”的坚韧。
保持“稳”的定力,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盘
5.8%,这一看似普通的数据,放在当下环境和自身发展阶段来看,却蕴藏着诸多艰辛和不易。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体量越大责任越大,实现增长所需付出的努力也越大。从数据看,上半年,该区GDP为232.5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8.05%。如果与自身比,这样的增速虽较去年同期(5.9%)回落0.1个百分点,但相差不大,符合“量的合理增长”要求。
众所周知,刚刚过去的半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市场需求仍然偏弱,使得实体经济发展更为困难。与此同时,贵池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相关领域产业持续承压。
面对这看似“关关难过”的“逆风局”,贵池始终保持定力、迎难而上,努力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区委、区政府积极正视困难,于关键处发力,聚焦“四个转变”“两个更优”,以“1234”产业提升行动为抓手,接续推出一批牵引性、撬动性工作举措,千方百计夯实经济稳的基础。
透过关键指标,可看到该区当前“稳”的底色愈发鲜明。
首先,“稳”字体现在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力中。分产业看,上半年全区三大产业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第一产业增加值9.54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02.46亿元,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20.55亿元,同比增长5.0%。
其中,第一产业,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7%。这背后,得益于播种面积的增加和单产的相对稳定。以夏粮为例,播种面积10.2万亩,总产量2.5万吨,增长0.2%。在刚刚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中,贵池成为全省10个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之一。
“粮袋子”满、“菜篮子”丰,4.7%的农林牧渔业增速,托稳了贵池经济发展的底盘。
工业则继续发挥着稳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上半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30个行业大类中有18个行业产值保持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0.0%。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8.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业增长2.2倍,金属制品业增长1.6倍。
目光再向需求侧。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15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1.0%。
“稳”字,还体现在收入的持续增长上。上半年,全区财政收入也在稳步增长,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3亿元,同比增长3.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40亿元,同比增长7.9%。
农业的“稳”、工业的“进”、消费的“暖”、收入的“增”,共同拧成一股向上生长的力量,让贵池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下,成功稳住了经济大盘。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积蓄“新”的动能,努力保持向上生长力
视线聚焦到池州高新区,作为该区铜基新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技术创新,逐步成长为行业内的“隐形冠军”。上半年,该公司产值突破50亿元,完成进出口4.35亿美元。尤为欣喜的是,他们又聚焦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建设10万吨阴极铜智能电解项目。建成后,贵池区将形成以友进冠华阴极铜原料——金池铜合金板带——起帆电线电缆等为代表的铜基循环产业链条,贵池将全面拥抱铜基新材料从原料到产品的完整生态。
友进冠华公司的持续创新发力,正是贵池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真实写照。
一直以来,贵池区聚焦产业链条,持续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在刚刚公布的安徽省《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中,该区的船舶海工装备、铜铝镁基新材料两大特色地标产业成功上榜,这将进一步提升贵池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大盘企稳向好的同时,该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积极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工业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区呈现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上半年,全区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新增区级智能工厂3家,数字化车间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尤其是“两新一装”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0.0%,占全区总产值的74.2%。其中,骏智机电、金池新材料、伟宏铝业、明坤铝业4家企业今年累计产值增长超过30%,分别增长97.4%、55.3%、50.8%、31.6%。
不止于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同样较快增长。上半年,该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5%。1至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0.0亿元,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3.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1%。
透过一项项数据和一个个具体事例,我们不仅感受到贵池经济正在向上生长,积蓄新的动能,亦能体会到“挑大梁”的担当。
坚定“进”的信心,全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战
在这个“半年报”的数据里,连着农户的收成、工厂的订单、商家的账本,具化到不同个体的经历中,体现在向上向好的希冀里。
站在郁郁葱葱的农田边,贵池区农技专家正在为墩上街道博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正冬开出多个应对高温的“良方”,“我共种了997亩水稻。区里专家们经常下来指导,今年粮食增收我信心更足了!”杜正冬满脸喜悦。
踏入忙碌的园区,安徽沅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300余台计算机数字化控制加工设备同时高速运转,一件件手机中框、外壳和汽车液压连接管等零部件在机械臂的精准操控下诞生。“虽然去年8月份才投产,但我们公司的全年订单都已排满,生产线一直处在满负荷状态。”该企业生产部经理汪胜话语中透着充足的底气。
置身喧嚣的市区,“吃饭要等位”的热闹场景成为新西街商区一些火锅、自助、烤肉等餐饮店的常态。部分餐饮门店在下午5时多,便已经有顾客在门口排队等位,几家热门奶茶店门口更是站满了等单的消费者。
激发市场活力、畅通经济循环、加大民生投入……奋进的贵池,用一份分量厚重、体现努力的“半年成绩单”展示了自身的十足韧性、拼搏风貌。
以旧换新政策和发放消费券政策的实施,不仅激活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还推动了消费结构向高品质跃迁,不少市民忙着看汽车、买家电、添家居、换手机……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中,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8.7%、17.5%;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4.3倍、69.6%、1.6倍。特别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明显,累计核销金额2862.3万元,拉动销售额超1.5亿元。
贵池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进入暑期以来,九华天池景区冰河谷漂流项目接待游客突破20000人次。傩仙镇景区的“圣水狂欢节”吸引各地游客来这里感受夏日的清凉与快乐。大王洞风景区新推出的“西游幻境”项目,成为时下火遍网络的拍照分享打卡地,游客量同比增长30%左右。
市场活力持续保持韧性。一直以来,民营企业都是贵池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该区民营经营主体达7.8万户,占总量的97%以上。上半年,贵池区新增各类经营主体4704户(企业1553户,个体工商户3151户),同比增长10.94%,民间投资增长16.8%。真金白银的投资,是信心最直观的体现。
要素保障总体稳定。全区金融存贷款保持增长,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30.1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住户存款796.0亿元,同比增长13.2%;贷款余额1091.7亿元,同比增长14.8%。
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理念体现在民生支出的数据上。上半年,该区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23.4%、24.9%、76.3%。
总的来看,夯实“稳”的基础,追求“新”的突破,保持“进”的坚韧,贵池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半年成绩单。同时,也清晰地看到,预期偏弱、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仍面临不少挑战。对贵池而言,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继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以更大力度务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坚决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赵冬至 黄梦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